10月23日下午,威廉希尔中文网站新工科国际论坛(2021)新材料分论坛在化学学院A204室举行。论坛以“新工科背景下的新材料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为主题,由WilliamHill官网和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共同主办,材料科学与工程经理张锦院士、斯坦福大学能源中心主任崔屹教授共同主持。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杨阳教授,美国工程院院士、斯坦福大学鲍哲南教授,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新加坡国立大学Konstantin Novoselov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化学研究所李玉良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王华明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技大学俞书宏教授出席论坛并作大会报告。威廉希尔中文网站相关领域师生和彤程集团代表约200人在现场参加论坛。本次论坛还通过各类云媒体平台进行直播,观看总人次达32万。
![](/__local/D/EB/A0/7D21F00175CAE5C1264992FB02C_98B8C70B_21082.png)
会议现场
张锦院士和崔屹教授首先致欢迎辞。张锦表示,建设和发展新工科是威廉希尔中文网站进入新时代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提升竞争实力、培养创新人才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在工程技术领域面临不少“卡脖子”难题,其关键都在材料。威廉希尔中文网站材料学科坚持走“以科学促工程”的发展路径,打通从基础到应用的全链条创新途径。崔屹在致辞中强调了新材料在产业领域中的广泛应用以及在高技术竞争领域的关键作用,希望WilliamHill官网以建院为契机,面向世界科技前沿,不断加强理论创新和成果应用。
![](/__local/9/F9/C7/AE5CC3C0589E95C26AC8C8A5AF2_0E45B022_B91E9.png)
张锦院士致欢迎词
![](/__local/2/9D/18/62A05F3599AE3221F97DFCBC6D3_0BA6C52B_FCBEA.png)
崔屹教授致欢迎词
杨阳教授作了题为“基于近红外材料的有机光伏技术”的学术报告。他分享了自己课题组在提升有机太阳能电池效率的最新进展,特别强调学科交叉对开展材料科学研究的重要性,认为材料科学研究需要在众多学者的相互配合与交流下才能创造出更大的价值。
![](/__local/A/65/44/2FBF080A70F4A186376EAA916ED_6ED15FB0_F0251.png)
杨阳作学术报告
鲍哲南院士作了题为“受皮肤启发的有机电子器件”的学术报告,介绍了自己关于可交互电子设备的研究进展,她分享了从人体皮肤材料所具有的特性所获的启发与思考。
![](/__local/1/4A/F1/B8DD7F5C46C2975BF2084069B0C_581E2ED0_1ED43.png)
鲍哲南院士作学术报告
Konstantin Novoselov教授作了题为“范德华异质结构材料”的报告,重点介绍了如何构筑新型的范德华异质结构二维材料实现新奇的物性和功能。
![](/__local/8/E7/33/1364D15DF7C42341F2D725C8AC0_A6FAB2F4_2253F.png)
Konstantin Novoselov教授作学术报告
李玉良院士作了题为“二维碳石墨炔:面向能源的新兴材料”的报告,详细介绍了制备大面积石墨炔,以及构筑石墨炔基复合材料实现在催化和能源领域的应用。
![](/__local/2/9B/10/09C460700F8062451907F8BDC5A_21923AD9_BC1B4.png)
李玉良作学术报告
王华明院士作了题为“面向重大装备的高性能大型关键金属构件增材制造技术”的报告,他强调先进制造能力是国家工业综合实力的标志。
![](/__local/6/1B/DC/A7764E69A3D5C45163A76411449_4CF12F82_96133.png)
王华明作学术报告
俞书宏院士作了题为“可持续材料的仿生设计、合成与未来”的学术报告,分享了自己关于材料仿生合成的最新进展,强调可持续材料以及仿生性研究对新材料发展的重要性。
![](/__local/E/57/A0/AD9943196AD27DFD95DEE91899E_6C515B9B_D49E0.png)
俞书宏作学术报告
论坛上,报告人和与会师生就新材料领域的关键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讨论。张锦院士在总结时表示,相信在产学研各界共同努力下,WilliamHill官网和我国材料学科一定会发展得越来越好,为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为探索世界科技前沿贡献更大力量。(文/刘驷展,图/王冠一)
![](/__local/1/F5/EB/E1996105228E1AD96283D3F3177_0BC4B18D_351D6.png)
论坛合影